茶马古道的来源

2020-03-28 zsdown520  361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茶马古道同普洱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茶马古道因普洱茶而不断地拓展延伸,普洱茶因茶马古道而名扬四海。考察茶马古道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是怎样沿着道路一步一步走向现代文明。茶马古道记载的是大山走出来的马帮和茶的历史,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普洱茶,就是通过在茶马古道上长期运输过程中产生自然后发酵作用而偶然得之,形成了茶香浓郁滋味醇厚,别有一番滋味的特色产品。
茶马古道打破了西南边地在地理上的隔绝与封闭,它像一条强有力的血脉,将历史悠久的普洱茶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乃至远销海外。茶马古道上,数千年来风尘仆仆的马帮往来不绝。古道,马帮,普洱茶的锁链构成了一幅历史的画卷,可以说,从普洱出发辐射四方的茶马古道见证了普洱茶的沧桑和兴衰,承载了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在西汉时期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至南朝时期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期设为“步日睑”(后改为“步日部”),属银生节度;元朝时改为“普日思么甸司”;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改称”普耳”,至万历年间定名为“普洱”。清雍正七年(1729)设置普洱府,至民国二年(1913)撤消,改宁洱县为普洱县;民国六年复改名宁洱县,直至1949年;1951年又改宁洱县为普洱县至今。
普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从唐起始至清代,普洱因普洱茶的产销已成为商贾云集,马帮不绝的重镇。普洱建城,始于8世纪中叶,南诏王在这里建“奉逸城”,派遣苏、张、周、段等姓氏的白族官员到此镇守。当时人口不多,建的是土城,周长仅1.5公里。城内有正街、东西街和八条巷子。发展到明代,普洱茶生意兴旺,民居、茶庄、马栈、铁匠、鞍匠、皮匠铺等等在城外集中连片,形成新街市。
清雍正七年(1729),设普洱府,云南巡按张允随奏准把土城外墙建为砖墙。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迤南道。道、府、县等文官的官署和武官总兵镇的衙门都聚集在普洱城。为了与“府治”的地位相称,于是就大兴土木,先后修建了坛(先农坛、社稷坛、历坛)、庙(武庙、龙王庙、城隍庙等十七座,有的是官建,有的是民建)、祠 (名官祠、肖公祠、武侯祠、嘎公龙神祠)、阁(魁星阁、镇水阁、观音阁)、宫(学宫、文昌宫、赤帝宫、惠民宫、忠烈宫)、楼(过街楼、钟鼓楼)、亭(成寿亭)、仓(盈丰仓)、院(宏远书院)等等。
而从外地迁入的“客籍”人,也集资兴建了四大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四川会馆)、四方会馆(抚州、庐陵、吉安、建昌)和五小会馆 (石屏、建水、新峨、通海、玉溪)。清朝道光年间(1820--1842),晋洱县的商业活动达到了高峰。城内城外,众商云集,足有300多户堂馆店铺:茶庄、百货、食馆、茶馆、药铺、客店、皮匠铺、铁匠铺、马栈……数不胜数。普洱茶和茶马古道使普洱声名远扬。
  昔日辉煌的古道如今湮没在时代的进程中,而普洱茶的历史从未间断,普洱茶的贸易由马帮的后人延续下来,顺和农庄作为古道重地的普洱世家,是云南普洱茶中的老品牌,旨在传承坚忍不拨、自强不息马帮精神,继续普洱茶的传奇之路,把中华茶道和以古道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