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湖是有名的苏绣之乡,我从小就喜欢上了这门技术。初中一毕业就专业从事刺绣。现代社会,显赫、富有、成功是社会公认的价值。给每个生活领域的人穿上美轮美奂的服装,照上一张满意的照片,再用刺绣表达出来,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对我来说,活在世上..
据考古表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有犀牛存在。因为犀角是名贵药材,又是工艺品原材料。常年的滥捕滥杀,到唐代,犀牛已绝迹。约从汉代起,犀角开始进口,明清两代进口数量增加,主要用作雕刻材料、观赏品及药材。现在能够找到的犀角雕刻大都是这一时期的遗物。明朝起制犀..
牙雕工艺的历代发展概况: 牙雕泛指象牙。牙骨雕刻自远古至近代、现代都有,名家辈出,尤以象牙雕刻最为突出,并形成显明的地区艺术风格。 在诸多的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大门类。我国的象牙制品起源非常早,约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象牙制..
牙雕工艺品我国的象牙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她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据史料记载,牙雕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此后的历代牙雕工艺品及制作均有文字记载,山东大汶口出土的牙雕艺术品,即是实物佐证。在历代象牙雕刻作品中,有些作品已成为传世珍宝,如在北京黄..
清 象牙雕龙纹带扣清 象牙雕婴戏圆墩式盒明清牙雕即中国明清时代的象牙雕刻,其作品种类繁多,小自扇骨、香熏、花插、笔筒,大至花卉盆景、山水人物、巨型龙舟、连幅围屏等。当时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的分工,许多工艺家对加工各种质地的材料均得心..
竹雕是我国民间一门特有的工艺,起源甚早。至明清时已走向成熟,出现了不同地域的多种流派风格,传世作品颇多,几乎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之物,又不乏供文人雅士把玩的案头陈设品。而竹雕文房用品,如笔筒、毛笔、臂搁等,由于集实用与雅玩为..
犀角是最珍贵的牙角材料。自古以来犀角不仅被作为辟邪稀罕的灵物而宝之,而且被认为具有解毒解热之药用(比如《本草·犀》载:入药惟犀生者为佳)。而明代开始兴起的利用犀角底部凹腔雕成的犀角杯是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其在国外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中长盛不衰。然而,关..
明清时期是牙雕的黄金时代,牙雕风靡四方,甚至宫廷里也开设了工场,专门制作供王公贵族玩赏的牙雕艺术品。宫廷雕刻刀法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照国画意境,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除宫廷雕刻之外,清代的牙雕有江南与广东两大流派。江南嘉定派的刻竹名家如封锡禄、封..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通座高9cm,底径16-4.5cm。 笔架为圆雕五峰式,架底边深刻水波纹,波涛中双龙盘绕于五峰之间,龙腾水怒。 明代中后期,金、玉、竹、木、牙、角雕刻艺术中出现大量赏玩器,并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民间作坊不断设计创新,许多艺..
牙雕海水云龙火镰套,长8cm,宽7.2cm,厚4.1cm。 火镰套盒荷包状,由盖、盒两部分组成。盖、盒口边缘呈覆钟式,刻双线垂如意及蟠夔纹。全器采用浮雕技法,两面共凸刻大小行龙20条,其中大龙13条,小龙7条,火珠7颗。器物满布苍龙纹饰,只在龙足边露出飞溅的浪花纹。..
藏品名称:象牙雕西园雅集图笔筒 收藏者:袁新华 藏品来历: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出国,送给我了这件象牙雕刻作品。 藏品特征:这件牙雕高31厘米,顶部最大直径为12厘米,底部最大直径为12.5厘米,在器物外壁上采用高浮雕和镂雕技法,以通颈方式雕刻景物画面,众多人物..
牙雕海市蜃楼景屏,通高32cm,座长21cm,宽10.8cm,景屏径14.8cm,厚4cm。 景屏分座、托、屏三部分。座长方形,束腰,四足间花牙为镂空缠枝莲纹。座上设染牙栏杆,栏杆内湖石叠立,松、竹、梅、灵芝、仙草遍植其间,染以不同色彩,两只鹌鹑立于石上,相对而望。正中浮..
牙雕鹌鹑盒,高5.6cm,长12cm,宽4.5cm。 盒圆雕成鹌鹑形,通体披羽。羽毛雕刻极富层次感,由头部的鳞片状至身后渐变成叶片状。双尾下垂,盒底雕刻脚爪,如匍匐状。盒口沿隐于胸腹羽毛间,毫无突兀之感,颇见巧思。头微偏侧,二目炯炯有神。颊部雕染绒毛,极为逼真。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