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说茶

2020-03-28 zsdown520  742  收藏  管理

经常喝茶的朋友,一定对‘茶气’这个词不陌生,可是‘茶气’到底是什么呢?是味道?是颜色?还是一种感受呢?它看不到,摸不着的。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古人如何解释‘茶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①亦称“茗气”。蒸煮茶叶的热气。

唐代项斯《山行》诗:“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闻。”

许观《赠张隐君》诗:“茶气拂帘清草午,想应宾主正高谈。”。

明代程用宾《茶录》:“辨气者,若轻雾、若淡烟、若凝云、若布露,此萌汤气也;至氤氲贯盈,是为气熟,已上则老矣。”

②茶味。

明代许次纾《茶疏》:蒙茶“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

从医学生理角度去窥探茶气, 实质是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

茶气对人和人与茶气的互动产生的效应,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样。

感受茶气也有层次之分、轻重之别,有直观感受,有重叠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参与了文化、艺术、宗教的文化感情。

茶气的自身也有强弱厚薄,除了文化结构外,与物理结构关系重大。

一般来讲,老茶中的茶气较浓郁,因为陈放的时间长,酵化的物质丰富,这就使老茶的回甘和韵味更饱满。

由于工艺的不同,紧压的茶类的茶气比其他茶类更能保持、回应更大。

品味“茶气”要带着一份专一、带着一份虔诚,带着心境的明净通透、闲适淡定,这样才能够在茶气上升的刹那间抓住神经末梢的颤动、触摸到心页尖顶的微晃。

就象是高手过招一样,品味“茶气”的功力和层级就在瞬间的厘毫之差。

品味“茶气”也是踏寻一种生活境界,寄寓一种生活理想,一旦有了感悟,那么即使无茶,心中的“茶气”也能够持久回荡,就象古诗所吟唱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