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初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精制成型,或饼茶、或沱茶、或砖茶等形态不一的茶品,我们称之为:古树茶。
对于古茶树的界定范围,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对树龄的界定,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100年以上,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300年以上,实则是茶友们对古树茶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望。
古茶树顾名思义,就是栽培年代久远有些树龄甚至已经无法考证的茶树,这样的茶树,我们定义,至少具备三个特征,
百年以上的茶树;
属有性繁殖乔木类植物;
具有有明显主干、主根的茶树;
我们认为,这样的古茶树上所采摘的鲜叶所制作的毛茶称作为古树茶。
古树茶的品质不需要树龄来证明
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市场的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求的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 越陈越香 的品质。
越陈越香 是普洱茶价值的理论基础,古树茶的在贮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陈化品质,从感官上能最直接的体现出来,茶汤入口后汤感的丰富程度,香气与茶汤融为一体后,留在口腔里的韵味,甚至是品茶后的体感,相较于浅薄且单一汤感的生态茶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近十年的过程里,古树茶的品质得到了最有力的论证,便是时间的检验。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到现在的古树单株,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 越陈越香 的品质。
过度的追求和价格炒作,带来往往是现实的迷茫
品质被过度追求时,市场往往也变得急功近利,当知名山头,寨子的古树茶被炒作成了天价,便宜到几块钱的古树茶跟风似的出现时,古树茶就变得极其鱼龙混杂了,当不明真相的茶友们,只为了喝到纯正的冰岛,喝到纯正的老班章的时候,无形中也让自己陷入到了迷失中。
虽然这些年上茶山已经变得非常方便,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对古树茶认知的根本问题,常年待在茶山上的茶农可以很快的辨识出哪棵茶树的树龄较大,哪棵茶树被人为破坏过,而走马观花似的茶友们很难做到见一叶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适口为珍,是以品质为基础的
大拙茶人始终认为,只要是优质的古茶树,它的品质是无法欺骗口腔的,古树茶的品质优越性是生态茶树无法做到的,当然,古茶树的品质,也有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像老班章、冰岛、易武、倚邦等这些山头和寨子的知名度很高,而在勐海、临沧茶区一些寨子的古茶树知名度并不大,我们做茶的这些年,时常发现很多优质古茶树被埋没在人们的视野中,大拙茶人认为古树茶除了极致的追求,也应该有日常的品饮,好的品质当然有它的品饮价值。让古树茶变成茶友们日常能喝到的茶品,正是大拙所提倡的,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古树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生态环境
古茶树的资源是有限的,分布也是极其分散的,甚至一些古茶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后已经不具备品饮价值,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对于古树茶的认知,我们需要一些共鸣,能被认可和接受的古树茶,至少茶树的生态环境是完整的,茶树是自然的生长且没有人为过度破坏的,把鲜叶放在嘴里嚼的滋味是丰富的,这是具备好喝的基本条件。(作者:大拙古茶社,来源:大拙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