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元,不止是“鬼节” (民德归厚矣出自)

2022-08-13 zsdown520  692  收藏  管理

2021年,95后导演庄灿杰的短片作品《番客》在中国大陆上线,故事讲述民国时期因“过番”羁旅暹罗的哥哥客死异乡,魂魄在中元节之日飘洋过海回到故土,时过境迁,早已忘了回家的路。当时年纪尚小的弟弟已到花甲之年,也有了自己的孙子,年轻人想要拆掉老屋搬离祖宅,老人却执意守在这里,在中元之际焚香点纸,呼唤故人归来。最终哥哥的魂魄在一缕烟幡的招引下忆起离开多年的归家路途,哥哥容貌一如当年,弟弟却已两鬓斑白。“中元节”这个特殊的节日让时空异处的亲人,有机会重新亲密联系在一起。

“过番”是潮汕的古老习俗,指老一辈下到东南亚一带谋生,称漂流异乡的人为“番客”。如今东南亚国家仍能见到许多百年之久的华人陵园,正是当年下南洋“过番”的人们买下来的义山。他们大多渴望衣锦还乡,最荣耀的事情就是给家里盖一栋好房,翻新家乡的祠堂,为父母弟妹捎些漂亮衣裳。但是更多人却无法回到故土,淹留在茫茫的出海路上,衣冠葬于当地,只有远在国内的亲人一年又一年坚守着祖宅,在中元节里遥祭,指引漂泊的归魂回来团圆。

《番客》剧照 潮汕人家准备中元祭祖事宜

传统乡土文化中总是有强劲的穿透力,无差别地深嵌骨髓。如今在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中,谋生艰难而下南洋的历史更多时候化成了长辈口中的一带而过,如同传说一般模糊而不可分辨了。但当我们如今也漂泊异乡,奔波于现代化的熙熙攘攘、玻璃幕墙,再次想起那些老供桌、彩纸马、金银元宝,或许我们才一下明了这么多年长辈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在忙碌什么:怀念我们记忆之前的人和事——这是一种古老的集体性悼念。

不限于中元、清明,或是寒衣,它是民族文化里祭祀祖先的传统。时至今日,终于读懂了哪些在年幼时埋怨的那些过于繁复、没完没了的仪式中,某种隐蔽艰涩的、模糊不清的苦难——它们从长辈们怅惘的叹息中呼出,缭绕在火盆的青烟上,最后构成了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在远离家乡前往繁华都市的多年之后,在中元节一丝不苟、井然有序的仪典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乡土的力量在血脉中经久不息地跳动。

《番客》剧照 中元节在村头巷尾为孤魂演出的纸影戏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一代代人坚守着陈旧的祖宅、古老的落日,久久地望着孤月愁肠寸结,为故去的祖辈,燃起烟幡,一遍又一遍地唱呗招引:魂兮归来,怎么不怜一怜曾经生活过的热土,再看一看幼时涉过的山川。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在香港叫做盂兰盆节,俗称“鬼节”。在香港,这个由潮汕人带入的节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全港的盛事。这一天,在曾是香港潮州人聚集地的荃湾深井村,三百多村民穿起黄衣红裤,脖子上挂着白色毛巾,开始盂兰节纪念活动。上午,由法师诵经,建醮起幽,施衣祭食。村落长老及区内知名乡亲,恭请天地父母作巡村仪式,由醒狮、潮州大锣鼓殿后,祈求合境平安。当晚及次日,潮州传统民间木偶戏上演,还邀请周边六百老人共聚,同享盘菜宴会。

《盂兰盆经赞述卷》P.2269 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年年如是,进入农历七月,香港街道上开始有民众在街边摆上香烛焚烧祭品;在神功戏与诵经声中,全港十八区的近百个地点陆续竖起两层楼高的竹牌匾,匾上开屏的孔雀两边有腾云的神龙,正中书“盂兰胜会”红色大字格外耀眼。

台湾亦有庆祝盂兰盆节的风俗,香港著名作家黄碧云也曾在文章《请勿唤我,魂不来归》中有所记录:“去年中秋在台南,没想到会碰到建醮……早上在庙会买的毛笔,下午在房子写字,这样就开始写毛笔字。 伟贞和我们出去吃晚饭,庙前的一个海鲜摊子,伟贞有刚烈女子风,房东不知她是谁,说她下车就已经‘气势不凡’……果真是军人。那个莫言也是军人,写作必如行军,我只读过他早期作品《红高粱》,甚乾烈。吃完饭又以行军速度去天后庙前看野棚歌仔戏。上一次看野棚歌仔戏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父亲尚在生,台北尚有乡下。歌仔戏是福建剧团来演,我们看了十来分钟,又喝了冬瓜茶。第二个晚上我们看了一整套的歌仔戏,开戏前做一段八仙过海,八仙进庙拜神。歌仔戏做得很活泼,野台之野,抬头有月,有人放烟花,这时不看戏,看烟花,中国人所喜的热闹,一定是这样,台上有台上唱做,台下有人烧烤,小孩推玩。”

《大目犍连变文卷》 北宋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011年6月,“盂兰胜会”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月,时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的曾德成以“盂兰胜会岂止是潮人盛事”为题发表网志,指盂兰盆节庆是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民俗盛事,“从中既能品味中华文化传统,又能追寻潮籍人士的移民历史,以此找到香港发展的轨迹”。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为“解倒悬”之意,即将人的灵魂从苦厄中解救出来。《盂兰盆经》讲述佛祖弟子目连想救母亲出恶鬼道苦海,他根据佛祖的指示,在七月十五敬设盂兰盆,用百果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依靠他们的合力成功救出母亲。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告诫子孙可以以盂兰盆节答谢父母恩情,以表拳拳孝心。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魏晋南北朝之后,这个节日就随着佛教的普及开始广泛流行。

敦煌榆林窟第19窟 甬道北壁 《目连守孝》 图源:敦煌研究院

几乎在同一时期,道教也将农历七月十五命名为“中元”以作庆祝。道教教宗中,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称之为“三元”,道教神明亦即为天官、地官、水官,称之为“三官”,分管诸事宜,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为“三元日”。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已经故去的祖先会在中元日重返人间,看望子孙后代,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人们因此要在中元节祭祀祖先,燃烧钱幡,既表达孝心,也慰藉孤魂,祈福人间生活安宁。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变为中元节祭祖孝亲的节俗。

《地官出游图》(残卷) 周昉 唐 绢本设色 24.1cm×51.4cm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中元节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缩影,从魏晋时起,隋唐达到鼎盛,出现了儒家秋尝、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盛景。唐代每逢“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唐朝诗人王建的诗作:“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正是当时中元热烈节庆气氛的真实写照。至北宋,晚上祭祀仪式结束之后,人们多去勾栏瓦肆逛夜市,观赏《目连救母》杂剧,夜市热闹非凡,官府还在河边放莲花河灯,以享江海鬼神。中元节庆一时繁华胜极。

2010年5月18日,中元节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为慎重地对待丧事、追念逝去的先人,百姓就会归于敦厚真诚。所谓“慎终追远”,即慎己之终,追祖先后代之远。肩负着时代的责任,现在、过去、未来才能交织一起,于是“民德归厚”。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言,中元节不仅仅是“鬼节”,更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所蕴含的正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今我们身处中元之际,极目远眺,要望见旧时温热的故土,也要望见来日的山川。




来源:艺术中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