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博物馆藏邓石如习分书残帖

2020-04-22 zsdown520  526  收藏  管理
清乾嘉年间,有一位善书法、工刻印的大师,名邓石如,有人称他的四体书为“清朝第一”。邓石如(1739—1805)或(1743—1805):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原名琰,因避仁宗(嘉庆帝,名顒琰)讳,遂以字行,安徽怀宁人。少读书,尝客江宁梅镠家,得纵观秦汉以来金石善本,每种临摹各百本。工刻印,出入秦汉而自成一家,世称“邓派”。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力诋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惊而踵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正因邓石如性情孤傲,一生不仕,故留传作品甚少。衢州市博物馆藏有邓石如先生习分书残帖,现介绍大家共赏:
  
该作品共十页,裱拓为四周镶绫边的册页状。其中前记、后跋各一页,行草体,从中可以分析得知,该作品最早被沈笛渔从“天都”所得,笛渔子跋中有“……余仰先生笔法,谨于石刻中得领一二,而真迹殊未之见,今得此册于天都,余子披阅之下,不禁狂喜……”。之后送与枝任收藏,枝任记中有“……此册为沈笛渔所藏,因余爱此,遂以相赠,余以阮芸台先生隶字赠之……”。再后由紫草居士所藏,经清张德容先生鉴定后作记,“戊辰(1868年)春,余持此册请张少薇……其为石如真迹无疑,太史所言如此。”并钤有“毛以南”(清末江山人)印,由此推测,可能紫草居士即为毛以南。最后由江山人汪乃恕祖孙三代家藏(有印鉴为据)。1963年2月15日被衢州市博物馆前身衢县文管会征集,一直保存至今。
  
正文八页,隶书,节临汉碑,共296字,虽为“应酬之笔”,但“笔法古秀,直入汉人之室”。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页均盖有收藏者的印鉴,最多的一页盖有11个印章,八页共有钤印45个。封页上有“余绍宋”印鉴及“邓石如习分书残帖”书签,落款“环山园藏 越园”。至此不得不介绍与该作品有关的部分收藏家:
  
沈丹书:清,字笛渔,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善刻印。这是该作品最初的收藏者。
  
阮芸台(1764—1849年):嘉庆进士,精隶书。该作品的第二个收藏者枝任用他的隶字与笛渔交换邓翁作品。
  
毛以南:清,号韵石老人,衢州江山人。郡廪生,以嗣父奏请袭云骑尉。擅画兰。收藏该作品的第一个衢州人。
  
张德容(1820—1888):字少薇,号松坪,斋号“二铭草堂”。衢州人,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三年(1853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编修、军机处章京、兵部郎中等职。酷爱金石碑板,著有《二铭草堂金石聚》。“戊辰(1868年)春”,毛以南“持此册请质于张少薇”,曾深得大赞,认为“其为石如真迹无疑”。
  
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衢州龙游人。著名方志学家,喜古风长律,擅画山水松竹,书宗章草。精鉴赏、富收藏。民国初任司法次长、代理总长。作品中有他的收藏印章“余绍宋”、“余越园”、“环山园藏”、“越园”等。
  
汪乃恕(1865—1913):字亦可,号守一,江山大陈人。世代经商,饶有资财,为衢州首富。行侠尚义,对衢州慈善事业建树颇多。邓翁之作最后由汪氏家藏。
  
汪展(1889—1953):字子庄,汪乃恕次子,余绍宋妹夫。民国七年(1918年)任浙江省众议院议员。工书翰,富收藏,精鉴赏。作品中有他的钤印“汪展”、“汪氏珍藏”、“汪子庄印”、“环山园劫余物”等。
  
汪新士(1923—2001):原名开年,号不舍翁、无际老人,别署红农。汪展子。精篆刻,兼工四体书,以首创单刀刻宝字碑边款受到行家赞赏。汪家的最后一个收藏者,之后该作品即由市博物馆收藏。
  
经浙江省文物专家鉴定,该件作品为邓石如先生的早期之作,虽和其成熟时期的笔法不可同日而语,但大家之气已成。加上此件作品与众多浙江、衢州的收藏家有密切的关系,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地弥足珍贵。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