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倒立壶盖不掉就是好壶吗?

2020-04-21 zsdown520  825  收藏  管理

紫砂壶倒立壶盖不掉就是好壶吗?

判断一把紫砂壶的好坏标准是紫砂壶本身的气密性,很多朋友在对一把紫砂壶的想法是,在紫砂壶中灌满水,按住壶盖的气孔,这个时候壶嘴不会出水;反之,按住壶嘴将紫砂壶倒立壶盖不掉则说明紫砂壶的气密性非常好,如果壶盖脱落就说明这款紫砂壶的气密性差,不是一把好壶。

这种判断其实毫无依据而言,在通过很多实验之后,搞明白了气密性的原理,再结合物理知识,通过的的结论证明口盖的密封很好,不能够说明壶是一把好壶,两者是区分开的。

一把好壶是有它的评判标准的,至少要具备这些条件:泥料的质地,工艺的精湛,具有收藏意义的标准和保值率,造型高雅但不固执,观赏性高和对品质要求高的消费者。

我们拿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紫砂壶来做实验,用西施壶和石瓢壶做对比,实验的结果西施壶的密封性要优于石瓢壶,将两个壶灌满水按着壶嘴倒立,西施壶盖子不掉,石瓢壶就掉了。

我们得出三个结论:

1、壶的盖子的重量除以壶盖截面积的大小。西施和石瓢同样大的盖圈的话,石瓢的盖子重量大很多,所以会掉,你如果在西施的盖子下拴上一个几十克的砝码,西施的盖子也会掉。

2、壶型,其实是壶的高度,壶身越高,倒倒转的时候壶盖上方的水是越重的,对盖子的压力也越大,同理压强也越大,如果这个西施截面不变,直径不变,而把高度延长个10厘米,那么盖子肯定也会掉。

3、做工没问题的西施按住气孔壶嘴都不出水。这个试验其实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平时去买紫砂壶, 倒过来盖子不掉,说明这壶做工好,盖子掉了,说明做工不好 。这种判断的力度是多少?如果说是做工的问题,为什么石瓢的盖子全掉,而西施的盖子全不掉?原来石瓢壶和西施壶的本质区别在于壶盖上面的气孔,石瓢的气孔深度只有2到3毫米,而西施的气孔深度有10到15毫米,如此悬殊高气孔高度差是否能解释这一切?

然后换了其他壶形又来测试,选了仿古,掇球,掇只,容天,水扁,汉铎,其特征都是气孔深度都大于10毫米,试验结果果然证实了这个想法,所有的壶盖基本上不掉。而石瓢,曼生井栏等一些使用桥梁滴子的紫砂壶,全部掉盖,其原因就是气孔深度不足3毫米。

下面就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能够对紫砂壶气密性有个新的认识。当紫砂壶装满水的时候,按住气孔反过来,水分子会平铺到紫砂壶盖与紫砂壶口这个平面上,使得这个平面处于完全密封状态,然后壶内的水会流到气孔最底端,于是在气孔里面形成一道水柱,以西施壶为例,水柱大概是直径1.5毫米,10毫米的圆柱体。

于是产生了两个力:第一个力就是由于水的压强差,气孔底部的压强大于盖子内表面的压强,由这股压强差产生一个力。第二个力就是一部分水进入气孔,使得茶壶内部气压小于茶壶外面气压,产生一个气压差形成一股力。这两股力加起来足以承受壶盖不掉。所以只要盖子与壶口之间绝对平整,即使有一点宽盖,也照样能玩的起来。

相反,气孔深度不足的话,压强差形成的力就非常小,同时由于进入气孔的水量较少,使得壶内的气压与壶外的气压相差甚微,所以这股由于气压差形成的力也是非常小。这两个力加起来不足以支撑壶盖,所以石瓢这样的盖子必然会掉下来。关于按住气孔断水,也是非常有意思,我特意拿一把做工极佳的锦囊器-菊蕾,按住了气孔,果然无法断水,但是反过来根据气孔的深度,盖子居然牢牢的稳住没掉。因为正向倒水的时候,锦囊盖子与锦囊壶口时间缝隙是非常明显的,气孔按的再紧也不会按住里面的缝隙有空气通过。

所以不断水是必然。反过来之后,水填充了整个锦囊口部,并且铺满盖子与壶口的平面上,与外界空气绝缘,同时根据气压差和压强差,所以盖子就不掉了。(来源:乔掌柜紫砂世家,图来源:网络)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