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T馆群 “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开幕

2020-10-10 zsdown520  708  收藏  管理


建筑外墙

2020年9月26日下午,“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在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展览由OCAT和淄博华侨城共同主办,呈现朱锫、隋建国、展望、刘建华、关晶晶、卢昊、迪特·容、中岛英树等8位国内外著名建筑家、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

嘉宾合影

当天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淄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东宏,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茂松,淄博市驻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中心主任荆波,淄博市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组织人事部部长吕红星,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师朱锫教授,著名艺术家刘建华、青年艺术家关晶晶,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侨城北方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杨杰,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欢乐谷集团董事长、OCAT理事会理事长刘冠华,华侨城北方集团纪委书记冯振中,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峰,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OCAT深圳馆副馆长方立华等。

学术研讨会

下午两点半首先举行了一场探讨当代建筑与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学术研讨会“共生:历史与未来”。四位嘉宾朱锫、刘建华、冯峰、郭伟其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出发,共同思考艺术家、建筑师对于个人历史经验的运用和转化,探讨城市、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探寻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多种可能。

吕红星先生

吕红星先生作开幕致辞,他谈到,淄博东部城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的落成和艺术展的启幕,是淄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充分反映了艺术中心的建筑魅力。

刘冠华先生发言

在讲话中提到,OCAT是华侨城集团全额资助的美术馆群,多年来一直积极推动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为探讨公共艺术在本土特色的公共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提供实践基础。本次展览是由OCAT和华侨城北方集团合作的长期公共艺术计划“移动的美术馆”的首展,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担当企业社会责任。

郭伟其先生发言

郭伟其先生代表项目团队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出席,并表示包括当天开幕的展览“记忆的形状”在内的“移动的美术馆”项目是一个面向历史与未来的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OCAT的理念与经验推广到华侨城所在的各个区域,并期待在与各个地区不同语境的互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最后,由毕荣青部长与杨杰副总裁共同为艺术中心揭牌,宣布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正式开馆暨“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正式开幕。

关于展览——

“记忆的形状”展览以“记忆”这一抽象概念为线索,从个人、集体、城市三个角度出发,邀请公众思考个体记忆、群体记忆与记忆载体之间的联系。参展作品从多个角度思考记忆与空间的关系,包括对于建筑群兴衰的反思,对空间存在感的重新定义,以及通过绘画和摄影等视觉媒介对人类生存之所提出新的构想和规划等。

朱锫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ZIBO OCT Exhibition Center2020

展望《假山石178#》Artificial Rock No.1782007-2019

关晶晶(b. 1983)《剩山》系列Remnant Mountain Series2012

中岛英树(b. 1961)《街景/线》系列Street View / Line Series2009

卢昊(b. 1969)《消失的家园》系列Gone Home Series2005

刘建华(b. 1962)《遗弃》Discard2001-2011

迪特•容(b. 1941)《斗转星移》Trans Optics2010

现场导览

主办单位: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淄博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华侨城北方集团

项目执行: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项目总监:杨杰、刘冠华

项目统筹:贺明

学术主持:巫鸿

学术总监:郭伟其

展览总监:卢纯、王日新、方立华

策展人:谢安宇、刘秋旭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关晶晶、卢昊、刘建华、隋建国、展望、朱锫、迪特·容、中岛英树

开幕:2020年9月26日

展期:2020年9月26日-2020年10月11日

地点:淄博市高新区鲁泰大道以南、鲁山大道以东,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


记忆的形状-海报-横版

展览前言


何为“记忆”?对于“记忆”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认为记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是学习和认知;亚里士多德认为记忆是对过去的感官对象的再现或重新活跃。在海德格尔看来,记忆是对存在的深入体验与反思。记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它将人的心理活动以时间为线索连成一个整体,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体验之中,是我们认识自我与现实,承载生命与历史的基础。“记忆的形状——淄博华侨城当代艺术展”将以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城市记忆为线索,探索记忆与城市建设、艺术创作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记忆即个人经验。记忆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它参与并促成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同时促进了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再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手段之一,记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者根据个人经验对其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将碎片化的个人记忆转化为可视的艺术作品,观者再以个人视觉经验对作品进行解读与重构。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可能是集体记忆的缩影,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他强调记忆的公共性,认为记忆是在一个社会框架中生成的,对个人回忆的讨论必须考虑社会、群体等因素对个体的影响。集体记忆可以说是个体将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进行回忆,而同时,集体记忆又是通过个体记忆实现的。集体记忆可以使人产生共鸣,但它指向的是特定群体,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集体记忆。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将具有纪念性的场所称之为“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场”是记忆的载体,它既可以是可感知的经验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存在。这是一种集体记忆的表现形式,它最大的特征是将记忆“档案化”,博物馆便是这类场所的具体体现。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建筑作为城市记忆的承载者,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认为,我们不该只为我们的时代而建造,也应该为将来的时代而建造,一座建筑的最高价值并不在于砖石与贵重的材料,而在于它的年岁,在于它作为人类生活、创造与受难的历史见证这一特质。因此,建筑代表着一种存续,这种存续将“被遗忘的年代与未来时代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在这个飞速跃进的时代里维系一种持续性和认同感。现代城市强调的是一种关于未来世界科学式的整体幻想,这种幻想既强调现代主义的普遍性,又始终夹杂着对于历史情调的怀念。柯林·罗(Colin Rowe)为这种矛盾提出了一种后现代的解决方法:“以乌托邦为隐喻,拼贴城市为处方。”即为将历史物件从原本依附的结构中抽离出来,以拼贴的方式处理乌托邦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在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能否创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理想的城市能否同时既是预言又是记忆?

“记忆的形状”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三个维度集中呈现了包括展览馆建筑本体在内的三十余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艺术家和建筑师对于个人历史经验的运用与转化,以及对于构建集体记忆与城市记忆的思考。同时,展览试图探讨城市、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激发更多关于未来城市建设与艺术创作问题的探究。


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

淄博华侨城艺术中心,是现代城市中融合公共活动与人文艺术传播的创意性空间。作为华侨城在淄博的文化展示项目,以推动公共艺术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艺术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长期致力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未来,淄博华侨城还将继续推进公共艺术项目及各项艺术活动在淄博的落地与展开。这些活动将根植于城市本地文化,对人文艺术活动展开多元的探索与思考,着重发挥公共艺术项目与大众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OCAT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创立于2005年,2012年4月正式登记为独立的非营利性美术馆,并构建了布局全国的当代艺术馆群。它是由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赞助的新型艺术机构。馆群总部设在深圳,目前已建的有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OCAT上海馆、OCAT西安馆、OCAT研究中心(北京馆)。同时,还有以项目合作方式开展的OCAT分展区。

OCAT以独立性、专业性、公益性为宗旨,以综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互动为目的,通过展览、学术研究、交流、教育、出版和国际艺术工作室计划等项目,力图建立起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的运行机制,使其成为在中国具有国际水准的民间艺术机构。

OCAT以当代视觉艺术的研究与展示为主体,辐射实验戏剧、音乐、影视、设计、建筑等综合艺术领域,整合国际国内各种当代艺术资源和多层面的艺术交流活动,它尤其强调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与国际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界的学术交流,通过保持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广泛交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制度建设。OCAT希望成为中国独立艺术的代名词。

各馆专业定向如下:

OCAT深圳馆:是OCAT中最早成立的艺术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其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OCT当代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

华·美术馆:2008年在深圳成立,是中国第一家设计主题美术馆。

OCAT上海馆:正式成立于2012年,以媒体艺术与建筑设计为核心。

OCAT西安馆:2013年正式开馆,以广泛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推介为其学术定位。

OCAT研究中心(北京馆):2015年在北京正式开馆,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的文献收集、研究、出版及交流,是以艺术史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学术机构。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窗口。

OCTA


关于“移动的美术馆”

“移动的美术馆”是由OCAT与华侨城北方集团合作的一项综合性和持续性的艺术计划,项目学术主持人为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巫鸿先生。这一艺术计划将借助华侨城北方集团项目地在不同城镇的分布特点,形成一个具有实验性、在地性和移动性,并且能够持续生长的公共艺术项目,尝试探索艺术作品与不同在地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动具有先锋性、创造力和新观念的艺术实践,引发大家对艺术与空间、艺术与展览形式、艺术与公众等关系问题的重新思考和探讨。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ehamp)于1935年开始创作《手提箱里的盒子》(Boîte-en-valise)系列,一直到1941年完成,他将自己最重要作品的微型复制版收藏在皮质手提箱内,总共制作了300个《手提箱里的盒子》,创造出了“便携美术馆”或“行李箱美术馆”式的奇观,打开人们了解艺术家观念艺术的新的路径。十世纪九十年代,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从策展人的视角,提出了“移动的美术馆”的概念,他把美术馆视为一个“移动的实验室”,将展出作品的空间拓展到了非美术馆的公共空间。这种展览模式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空间限制,颠覆了美术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使得美术馆化被动为主动,走向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从杜尚的“行李箱美术馆”到汉斯的“移动的美术馆”的概念和行动,人们对艺术与空间、公众关系的认知由此产生改变。

艺术、空间和公众这三者的关系彼此交织,始终是艺术实践和机构实践的基本问题。借助华侨城北方集团的项目空间特点,我们重提“移动的美术馆”,作为持续探索在地创作的艺术计划,将展览视为可移动的“装置”,使得展览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展示空间,让展览“走向”观众,实现艺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如汉斯所言:“美术馆是移动的,不是你走向展览,而是展览走向你。”这一项目同时强调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实践,根据各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属性,试图建立展览与当地特有的关联,重构展览与地方共同体的身份。




来源:艺术中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