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杂说

2020-04-23 zsdown520  964  收藏  管理

篆刻简介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 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起源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

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

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篆刻种类

周玺印

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

秦汉印印文多用谬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则用「九叠篆」入印。宋元私印变化很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类。当时并且以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叫做「关防」。

篆刻流派

徽派

徽派从何震开始,后有以下几位:

巴慰祖(1774~1793) 字穆青,又号垢道人。

胡唐(生于1759年) 又名长庚,字子西。

董洵(生于1740年) 字企泉,号小池。

苏宣,字尔宣,号泗水。

汪关,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

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浙派

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

胡震(1814~1860)

字不恐,号鼻山,师事丁敬

悉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浙派的特点,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犷,运刀

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悉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9~1908):字仓石,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

全精大师。是上海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篆刻工具

篆刻在古代足一种攻玉治铜的技术,现在是一种 雕琢印材的艺术,所以石、牙、角、木、玉、铜等材料,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攻治,刻制之后又必须钤印出来,其中相关的工具,刻者必须了解他们的性质,以便于选用。

印石

青田石: 产浙江青田。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寿山石: 产福建寿山。最名贵的是"田黄",价同黄金,呈黄色半透明。

昌化石: 产浙江昌化。最名贵的是"鸡血石"。因石质红斑鲜艳如鸡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铁质的砂钉、易伤刀刃。

其它还有浙江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掖县一带的菜石、磨刀石(又称羊肝石)及目前开采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纹,还有以蜡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细选择。

刻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式刀。口是平的、两面开刃,开刃 的斜度为二十至三十度角,如四十五度以上的角度, 因为太钝,不易入石。刀刃薄的适宜刻爽利一类的印 ,刃身厚的适宜刻苍浑一路的印,刻铜时用斜口刀, 刻玉时用钻式刀,刻木竹用薄刃刀,如刻草书边款, 除用平口刀外,也可以用吴让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 至于刀的长度,则以手持不重,且超过食指一倍为度 ,大约足十五公分左右,在刀杆上都需要缠棉绳或藤条,以便于把持。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纸,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纸,磨时垫 于小块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准备三百二十号、八百 号与一千五百号三种砂纸,粗磨用三百二十号纸,磨细则用八百号,如果印身磨光,则用一千五百号纸。

印床

篆刻家治石,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石转刀动、进 退自如,多不用印床。若印面过大,或刻玉制铜,因 为把恃不便与过于坚实,所以必须备有印床才适手。印床的材质有木制及金属制两种,木质较轻便;金属较稳重;印床的形式有楔子式和螺丝口式两种,用螺 丝调整松紧较楔式牢固方便。

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可以刷印面,以保恃印面明净; 另有棕刷(俗称棕老虎),乃以棕丝捆绑而成则可以用 来拓边款。

印泥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装不整则失之寒碜;印泥不佳 ,则印章不能生色。中国产的印泥,以前以漳州的丽华斋、北平的荣宝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处最有名。 好的印泥,色泽鲜明,永不晦变,且沉厚不走油,拓 用之后,印泥上结一层光泽,用手拂之亦不脱落"如自制印泥,则应备朱砂、印油、艾绒三种,油以菜油 、茶油为最好,炼油可以用定温箱烘烤,到用箸沾起油时可以成丝,即可使用。殊砂可以先用酒精去掉砂中的铁质,然后用滚筒机加油磨细,只需半小时便完成,但制出的印泥,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闲才可使用。

印筋

印泥需要时常翻搅,翻搅时应顺一定方向,使艾绒之丝不乱。就不会沾印文,翻搅印泥,需用印筋,牙质骨质均可,以前方较宽,后面呈柄形为宜,印筋大小视印泥多少而定。

砥石

刻印用刀,久则刃必不利,所以需妥时常磨利,准备粗细纸石各一,粗的用来初磨,细的用来精磨呎刃口。 市面上有油石也非常合用,磨时先将石浸水中,使石含饱水分,然后磨之,先粗后细,至锋口犀利为止, 但锋口一定要平,不可倾斜,否则刻精细的印章时,不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印规或印矩

印刻好后,必须有可以使印章钤印方正的工具,这种工具,方的叫印矩、圆的叫印规,它们都有一个直角做为方正的准则。

印垫、印笺 (印谱纸)

拓印上纸时,纸下必有垫物,一般是薄本子来垫纸, 最好找松一点的纸质来钤印,也可以用橡皮垫,效果 都很好。如果在玻璃上成桌面上直接拓印,则显得不平或过硬,印面效果不易表现。 印笺或印谱纸以薄连史纸为宜。台湾地区可用细薄的雁皮纸,拓边款或拓印都很适用。印笺或印谱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设计,或请书家书写后制版印刷, 但不可过于艳俗,须沉厚雅致,才显得人方。

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边款,它的作法足将小团新棉花裹上,如 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再用线扎紧即可。拓包可分大 中小三种,视印石大小与边款文宇之人小而采用之。 用墨拓边款是一种湿拓法,又称墨拓法,与拓碑帖一 样。后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混煮。制成蜡墨,可以 不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拓出来,这幢拓法称为干 拓。蜡墨足用硬质蜡与碳粉(碳精粉或乙炔黑皆可) 式制成,为了拓后黑色不脱落,则蜡中加一些松香,更为坚硬好用,将蜡墨作成圆形,则便于拓款时旋转压拓,才可拓得清楚。

目前也有用滚筒来拓边款,速度快,但之后需擦拭印时,较为麻烦。

青棒、白土、牛皮

皆为印石磨光之用,白土较适合铜印,金属之磨光,青棒则适合一般刻石。

中国各朝代使用及称呼印章的名称各不相同,今人皆将之统称为印章或图章。然依其不同的用途,可大致分为数种,您不可不知!印在秦以前称为「鉥」,鉥就是古代的「玺」字,秦始皇以玉作为玺,乃从玉。秦以后,除了王侯之外,一般臣民便都称玺为「印」了。「印」字在甲骨文,系以手按压人使之跽跪,与玺字封检手续里的「钤压」意义相同,到了汉武帝时,规定印字的大小、字数和「印」、「章」之别。唐武则天以「玺」音近「死」,改称为「宝」,所以武后之后,皇帝之玺又称作「宝」。及至南北朝之后,印章变封泥为濡朱,于是印又多了「记」或「朱记」的别名。明清两朝,官印以官阶为大小之等级,最大可到四寸,一律用宽边,方者为「印」,长方为「关防」。卑微之官,印不经朝廷,而由主管发给,称为「钤记」或「戮记」。宋以后,有以收藏图书者,其文多为「某某图书」,于是一般人又谬认「图书」为印章之别名,相沿成习,成为印章的新名。后来,一般人为了分辨公私,因官称为印或章,就以「私记」、「图书」、「图章」来指称私印。其实这么多名称,所说的都是指印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