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抽象玉猪

2020-04-23 zsdown520  1182  收藏  管理
我曾在《收藏家》杂志发表了《西汉抽象玉握豚》的小文,就江苏徐州地区出土及流落在海外的西汉抽象玉握豚进行了研究,当时主要对这类丧葬玉器从考古学上进行了确认,对其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象征意义未展开讨论。其实抽象玉猪,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出土。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抽象玉猪,见报道的有三例。

江苏省新沂市花厅出土了一件属大汶口文化的猪形玉环,长5.2厘米,形呈扁平椭圆形状,周边微外突,略施数刀,形成一抽象玉猪形。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猪形玉坠,与花厅出土的玉猪有某些相似之处,高2.1厘米,呈扁平椭圆形,中间琢有一孔,在一外侧以浅浮雕方式琢刻猪首的形象。安徽省定远三根许出土的良渚文化猪头形玉饰,与上述两件猪形玉器不同,呈三角柱形状,头部略施数刀,猪头的形象惟妙惟肖。

三件新石器时代猪形玉器虽出于不同的地方,但在造型艺术方面均有不少相似的方面,这就是不同于与其同时流行的具象陶塑艺术、绘画形象艺术,均为抽象艺术。而有些美术史家认为,中国古代缺乏抽象艺术,这是对中国艺术史缺乏全面了解的误解。其实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中国艺术是最具抽象力的东方艺术,汉字艺术就是由象形艺术到抽象艺术的完整体系。从中国美术史看,中国抽象艺术的黄金时期是在新石器时代,进入阶级社会后,艺术家为了让缺乏想象力的统治者们看得懂艺术品,不得不创作更多的形象艺术作品。

抽象艺术作品,艺术形象一般会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是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三件猪形玉器,反映出中国早期抽象艺术的一个侧面。从猪形玉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玉雕艺术家对所表现的对象——猪,进行了长时期的观察,对猪的外观形象及内在精神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提炼、取舍,抓住猪形象本质的方面,即头部形象,进行艺术刻画,仅寥寥数刀,就刻画出猪最基本也是最具特征的部位,既让人看出是件猪的形象,同时对猪的身体进行了舍弃或图案化处理,给人以艺术想象的空间,应是中国早期重要的抽象艺术作品。

玉猪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它的独到之处,更重要的是,还反映出中国早期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新石器时代的玉猪的形象,是其时家猪形象的艺术再现。动物考古研究表明,猪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人工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北方、南方地区都有家猪遗骸发现。七千年前的北方磁山裴李岗文化,就有家猪的骨架出土。同时期的南方南京北阴阳营下层文化墓葬用大量猪下颌骨随葬,河姆渡文化出土了刻有家猪形象的陶钵以及陶猪。其后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定居生活的扩大,畜牧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家猪大量被饲养。考古发现大量的猪骨遗骸或猪形艺术品,都是当时较为发达的家猪饲养业的真实反映。

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猪形象,小头、大身,明显是家猪的形象。同时玉猪非写实,而是写意,并为抽象形式,这均表明,家猪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猪正在被神化。猪肉既是人们的主要肉食品,同时养猪又成为人们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成为农业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猪逐渐被演变成财富的象征,并加以崇拜,有关猪的艺术品应运而生。因而家猪的饲养是早期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历史时期,猪成为“六畜”之一,养猪成了基本国策。

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出现的玉猪龙,是早期猪崇拜的最高形式,已将猪视为神加以崇拜。龙形象中带有猪的因素,不能不说明猪在早期农业社会的重要位置,同时也说明龙的起源与农业文明的密切关系。但猪终究不能取代龙,龙最终升天了,猪还得老老实实在地上,继续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龙成了神,被中华民族广为崇拜。猪虽然最终没有成为神,但作为财富的象征,一直受到人们的厚爱,并在隋唐以前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寓意财富的重要丧葬玉形式。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