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小记:四百年后的相遇

2020-04-21 zsdown520  643  收藏  管理

紫砂小记:四百年后的相遇

在《回眸》中,宝岛诗人席慕蓉这样写道: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跋山涉水走进你的眼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人与人如此,人与物如此,物与物又何尝不是如此。

图中紫砂茶壶的盖子也是多年前在报国寺大殿前的标本摊上买的,那个时候也算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购买的细节历历在目,连续去了几次商家都要价甚高,无法如愿以偿。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周它都静静地躺在一大片花花绿绿的瓷器标本当中,但却显得格外独特。又是一个周四早晨,到了大殿前,直奔这个摊位,看了一眼壶盖还在,便让商家说个实在的成交价,不知道是因为这天他的心情好还是东西一直没有卖出去,亦或临近年关要甩货,他说了一个三分之一于过往开出的价格,虽不犹豫,交钱取物,满心欢喜。离开报国寺时,真有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满足感。

回家的第一项工作必定是清洗壶盖,以便一探真身。这个壶盖的外直径为10.6厘米,凭经验判断所属茶壶的容量虽然不是巨型茶壶,但容量也不是小巧的功夫茶壶,容量大致在七百到八百毫升之间。看盖面和盖内的工艺和烧成结果,不是及其精工细作之物,但是有不少细节很值得琢磨和品味。壶盖的盖面和盖内完全不同的两种泥料质感,清洗干净后发现盖面的光泽更加光亮,呈现出一种金属般的质感,且不是长期使用形成的包浆特征,使用放大镜观看,才知道是一层呈点状秘密分布的釉质,这便说明此壶的窑烧乃为早期的龙窑裸烧工艺,由于茶壶没有装匣钵入窑,致使窑内的釉水在高温烧制时飞到了壶的表面。盖内因为没有飞釉渐入,才是紫砂器物烧成后应有的正常状态。

盖面边缘锐利且下扣,向上盎起的的圆形盖面并不是保持一个曲度的弧线,而是在盖面三分之一划出的玄纹开始处做了下凹处理,继而再盎起向上直达壶钮,于简洁之中富于变化,亦生灵动之气,且这样的造型的变化也增加了制作和烧成的难度。但是如果积累了大量过眼高等级紫砂器的经验,我们很清楚古代的匠人从来都不会在制作上将就和凑活,为了完美呈现最初的设计方案和整体的造型美感,他们不断地挑战着自己的工艺极限。也正是这些一代一代的工匠穷其一生的时间,锲而不舍地向着工艺的巅峰靠近,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捕捉着百年后人们欣赏的目光,才使得今天的我们有着充分的理由以崇敬和谦恭之心膜拜古人的成就。

与壶盖制作工法所不同的是壶钮,装饰设计独具匠心,和不算精工的壶盖同置于一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壶钮上也同样覆满了飞釉,并装饰了层层叠叠的牡丹花瓣,立体感很强,使用放大镜观看,修工极为精细,因为花朵瓣瓣相连层层相扣,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感,花瓣仿佛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舞动着。

制作工艺手法简单的盖面和制作工艺精细的壶钮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比效果,让观者感受到作者大气磅礴的创作主导思想之中同样蕴含着细腻的情感表达。

同样装饰风格的壶钮仅见另一多年前的收获,同样也是一个紫砂茶壶的壶钮,整体呈倒梯形,又似古代器物中的僧帽造型,壶钮下部分是金钱孔造型装饰,壶钮顶部是同样的牡丹纹饰,其所不同之处在于牡丹纹饰的泥料,前述壶钮的牡丹纹装饰使用与砂壶本身泥料一致的紫泥制作,后述壶钮的牡丹纹饰使用与砂壶本身泥料不同的段泥装饰,比前述的装饰手法更加新颖活泼、富于变化,如果考虑到各种泥料的收缩比和窑烧问题,后述壶钮的制作烧成难度更大一些。

盖墙制作得比较轻薄、边缘比较锐利,这在当时的制作历史上并不多见,同时代更常见的是比较厚重的盖墙制作手法,这也能从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作者的细腻的一面。与盖面内侧的衔接采用了明接法。既没有再对衔接部位进行进一步的修刮,也没有施以脂泥掩盖衔接部分的缺陷,显露出一种自信与洒脱的气质。

欣赏过所有的细节之后,老问题便又接踵而至,那就是茶壶的身桶部分时什么样子,整齐的造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韵?过去的学术研究是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哪怕是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光是查找资料便是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下拜互联网与信息化之褔,有社交平台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查证与检验的工作往往变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时至戊戌年夏日,宝岛同好亦是紫砂研究著名学者黄先生健亮老师发布了一则信息,2018年2月23号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紫砂漫游聚焦台湾》的大型茶文化展览,荷兰国家博物馆遴选近二十件馆藏作品参展,之后黄老师详细介绍了整个展览的展品和所属博物馆的官方介绍文字。

其中一把茶壶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持茶壶的壶盖与手中的标本完全一致,只是因为没有细节图片,看不清壶钮上的装饰细节。遂与黄老师联系,希望得到此持紫砂茶壶更详细的内容介绍,以便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标本资料和整器之间的关系。

据黄老师提供的图片和相关信息,这把茶壶是欧洲一个贵族家族传承,没有准确的入藏时间,距今几十年前捐赠给荷兰国家博物馆馆藏,所以无法作为科学的断代依据。馆藏这持紫砂茶壶与前述壶盖的差别在于壶钮的装饰上,已经到了欧洲之后增加了壶钮和壶把的金属铰链。

据博物馆介绍:壶的底款是丁丑冬日用卿仿古八字双排刻款。丁丑年要么明末崇祯10年的1637年,要么清初康熙36年的1697年,陈用卿的成熟期一直保持60年的可能性极小。更何况有资料显示陈用卿另两把茶壶,一把为天启癸亥年,即天启3年的1623年,一把为万历甲辰年,即万历32年的1604年,与康熙36年的1697年,一个相隔74年,一个相隔93年之久。陈用卿的技艺成熟期长达74或者93年,在那个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因而在断代上,与黄老师共同倾向于更偏向于明末时期的1637年。

从这持紫砂茶壶的泥工型火到款识特征,和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将两人收集到的不同时期的典型器物以及标本刻款作了比对研究。荷兰国家博物馆所藏这持紫砂茶壶,泥料精炼细腻,制作一丝不苟,器型端庄大方,窑烧温度恰当且装匣钵烧制,发色沉稳均匀亦无飞釉现象。

据此,我们共同认为这是明末崇祯时期陈用卿的本尊作品,而且是陈用卿成熟期的力作。下图是一些明末时期的紫砂标本,可以从整体形制上做对比观察,尽管底足有所不同,荷兰国家博物馆馆藏那具紫砂茶壶是微内凹的平底形制,虽然假圈足在这个时期已经是比较成熟且较常见的底足方式,但是并不排除这个时期也有大量的平底无足形式器物同时存在,这种形式不仅出现在大量的紫砂茶壶中,也常见于紫砂茶罐之上。

那么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再解读前述壶盖标本时,可从壶盖标本的表面飞釉现象和盖墙与壶盖衔接方式两个方面做出判断,其与具备完全成熟制作全过程的荷兰国家博物馆的用卿茶壶相比较起来,应该在制作时间上更早一些。

古人有云 格物致知 ,无论是朱熹的格身外之 物 还是王阳明的格内心之 物 ,个看能够达到 知 便是好的结果。董其昌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经典不经万里的实践,如何能有深刻的体悟?在践行中不断体会万卷之书,方可各有心得、各悟其道、各得其法。(作者:周越,来源:茶器山房,图来源:说茶网图库)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